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(15篇)
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,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,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,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。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1寒假的最后一天,带周舟看了最近很火的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贾玲、沈腾、陈赫让这部电影一开始就充满了喜剧色彩。电影的前大半部分,一直让我在笑着:为了让英子买上电视贾晓玲装瞎;为撮合沈李晓玲买错电影票;看电影时英子旁边那个花痴观众;公园划船沈光林吃毛豆拉肚子;晓玲为光林排练二人传;晓玲用狗毛给桂香当假发,又一球把假发打掉……后小半部分,当贾晓玲看到裤子上的补丁突然意识到“可是我的妈妈现在不会缝呀”,一下子让电影变换了节奏,晓玲终于明白母亲也穿越到了这个八十年代,晓玲哭着跑回去找妈妈,母子之间种种往事浮现在脑海里,一部喜剧片一下子转为一部温情脉脉的文艺片。
我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女儿穿越回去改变母亲命运的电影,到后来才明白,这原来是一个母亲在临终前为安慰女儿做的最后努力,她怕女儿伤心难过,她怕女儿自责。她一直在告诉晓玲:妈妈这一辈子很幸福;我的女儿,只要健康快乐就好。女儿穿越一直是想让妈妈更高兴,以为成全了母亲,其实是母亲在成全女儿。你以为你很爱妈妈,而妈妈永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。
想起这个春节回家,早上起床,爸爸问我:吃蛋炒饭好不好?我说好。等我洗漱完,却看到妈妈在煮饺子。我问:今天不是吃蛋炒饭吗?妈妈说:你不喜欢早上吃饭啦!
初一的早上,开车回去,在转弯的时候太急,一下撞到门前的大樟树上,怕爸爸看见,回来的时候把车撞坏的一面故意朝着菜园,谁知邻居早就告诉爸爸,看到我回来,爸爸马上去看我的车,把我骂了一顿。一转身他就和邻居讨论怎么砍掉那棵树,怎么把路加宽。
还记得有一次回家,爸爸不在家,妈妈打电话让他回家做饭,爸爸说让她自己做,妈妈说,她工作这么辛苦,轻易不回来,你还让她自己做。爸爸马上就回来了。
每一次爸妈来学校,我请他们吃饭,他们都会说,你不要做这么忙或者说不要到外面去,去食堂吃点就好。
今年妈妈生病住院,我陪了她两天,她稍微好一点就催着我回去,说:这里不用你陪,我自己能行……
在父母的眼里,我们永远都是小孩。
去看电影时,下着小雨,我和周舟撑着一把伞,周舟想喝奶茶,我说你等奶茶,我去取票,周舟递过伞,说妈妈你带伞去,我说你呢?他说我有帽子。小小的举动,让这个飘着细雨寒冷的夜温暖起来。其实想想,父母为孩子做的,远远多于孩子,可是孩子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让你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!
有一句这样说:父母为孩子担心路路长,孩子为父母担心扁担长。现在想起这句话,一点不假。先前认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,直到自己也成为父母,才会感受到父母付出的真的太多太多。长大后,工作、家庭,让你忽略了父母的感受,有时候觉得他们刻板,严厉、不懂道理。后来才慢慢发现,有时看似的刻板、严厉、甚至不可理喻,其实归根到底全是给予,全是包容,全是承载,全是爱。
珍惜当下的岁月,爱身边爱我们的亲人吧,因为世上唯独父母之爱,朴素无求!
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2电影以主演贾玲的真实经历为主题,寄托了贾玲对母亲最纯粹的思念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渴望母亲以自己为骄傲,但蓦然回首,到了想笑盈盈拥抱那双鬓花白的母亲时,却已是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结局,让人唏嘘不已。而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子女为母亲付出,最后才发现自己永远被母爱包裹。还记得电影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,“打我记事开始,我只见过妈妈中年的样子,却忘了她也曾是花季少女”,而这句话也警醒了芸芸众生,母亲曾经也美丽动人,却为了我们走向柴米油盐酱醋茶。
电影发挥了大胆想象,将主人公传送到母亲年轻时。主人公贾晓玲为了让母亲高兴,谎称自己是母亲李焕英的表妹,从此与母亲以姐妹相称。还记得贾晓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,引起我的共鸣,“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,她应该过得比现在幸福吧”,也是从这刻开始,贾晓玲走向了给母亲相亲的道路。贾晓玲一边绞尽脑汁使母亲开心,一边煞费苦心地帮母亲相亲。但在电影中贾晓玲的人物性格很复杂,可以说内心十分纠结。她想让母亲找到一个比曾经更好的路,却又在听到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”时气愤万分,说到底,她也不过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小女孩罢了。后来贾晓玲醉酒醒来时,发现母亲与父亲结婚了,不想让母亲重蹈覆辙,在与母亲争吵过程中撕坏了结婚证。但当她看见母亲与父亲两情相悦,流露出的幸福时,她释然了,世上利益的争夺无处不在,可能,这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贾晓玲认出了母亲的针脚,从而得知母亲也穿越而来的真相。她哭着跑向母亲,但已经没时间了。最后的最后,母亲永远离开了贾晓玲,而贾晓玲永远无法走出这个阴影。
这部电影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,纷纷表示“笑着进去,哭着出来”。而她也点悟了多数背井离乡的子女们,或许母亲并不需要什么大富大贵,她要的是一个健健康康,完完整整的你。电影中母亲一句催泪的话让我刻骨铭心“我未来的女儿,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”。难道母亲没有犹豫过吗?重新再来的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谁不想要?但李焕英放弃了,她选择了这个让她操劳到生命尽头的女儿,她选择了放弃生命。李焕英是伟大的,她对女儿的爱超过了世俗的纷纷扰扰﹔李焕英是渺小的,她给予女儿的爱只有短短十几年!
李焕英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母亲的一生。还记得影片最后揭示她身份时的第一幕,她看到女儿从高空坠落时的心急如焚,再到她自己忍着胳膊上的伤痛阻止张江与女儿的争吵,到女儿表演节目逗她开心时通红的双眼,再到最后…为了女儿放弃了本可以重来一遍的人生。而影片的结尾,是女儿贾晓玲独自坐在那辆给母亲许诺过得敞篷车上,而身边空无一人。
该电影反映了生活中那些只顾往前走而忽略了双亲的子女,拍摄中规中矩,重在表达感情,处处是伏笔,处处有铺垫,直至影片的最后我们才发现,自以为自己对双亲的爱超越了物质,超越了生命,最后才发现,父母的爱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,它永远包裹着我们,守护着我们。
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3过年了,好多电影上映,小姨带着我去看了一场电影——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电影结束了,我却意犹未尽,仍然沉浸在电影的种种画面中。
影片的主要内容是:贾晓玲是一位高中毕业的女学生,收到了成人教育的录取通知书,为了不让妈妈李焕英失望,她伪造了一张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,但是这件事很快就在贾晓玲的庆祝宴上暴露了,不过李焕英没有责怪她,反而和她在回家的路上有说有笑,这时,不幸的事发生了,一辆大货车撞上了李焕英正在骑的自行车。李焕英被送进了医院,在李焕英昏迷的时间里,贾晓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母亲年轻时的年代——1981年,并帮助自己的母亲拿到了 ……此处隐藏9522个字……梦,贾晓玲会扭转李焕英的命运,让母亲买到厂里的第1台电视机,参加女排比赛,和厂长的儿子相亲,让母亲过得更开心。一切都将是那么顺顺利利,每个人都会过得高高兴兴。
结果,到了影片的结尾,我们才知道,李焕英是48岁的李焕英。一句“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”是谜底的揭晓,更是电影的结局。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李焕英会在树叶堆里被贾晓玲砸中,为什么张叔说戴红袖章显年轻,为什么李焕英会认贾晓玲为表妹,帮她解围。这一切的一切,都来源于李焕英那深沉而又温柔的母爱啊。
当场景慢慢褪色,当镜头又变回了黑白,母亲李焕英的生命也渐渐消逝,贾晓玲看到了母亲这一生的走马灯,种种过往,次次回忆。她终于意识到,此时20岁的小姑娘李焕英其实是自己真正的母亲。她拼尽全力地往回跑,想再见母亲一面,可正当她趴在李焕英膝上痛哭时,镜头一转,一切都回归现实,镜头拉远,余光可见,李焕英的心电图已经变成了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……这才是故事最终的结局,没有惬意闲适,没有谈笑风生,有的只是两个人的生离死别。
只是一个转折,影片中的笑点纷纷成了观众的泪点。先抑后扬,直击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,这才是这电影中最能打动人的高明之处。
相信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许多人终生无法释怀的遗憾。是的,从此以后,他们自己无论遇到再大的喜事,感到多大的快乐,依然会因为注定难以弥补,而悲从中来。这份辛酸而又无可奈何,是我还不能感同身受的。
和家人一起看完电影出来。看着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,那满布皱纹的手,那夹杂银丝的头发,都在无时无不刻地提醒我父母日益老去的现实。母亲就像李焕英,普通而又伟大。她回过头,向我们招手,示意我们快点跟。看着她的笑颜,我想,这不比影片里更加美妙?
是的,天底下没有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,更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开心,父母的爱无时不在,无处不在,可是,这样无微不至的爱,有时会被我们忽视,有时会被当做理所当然。所以,请再对他们好一些吧。
虽然我们还未成年,没有自己的工作,无法有经济能力来孝顺父母。但是,我相信,只要我们少和父母斗一次嘴,吵一次架,多和父母聊聊天,做些家务活,父母就一定会发自肺腑地感到快乐。
也许,在父母的心里,也会有这样的一句话:“我对你别无所求,只要你健康快乐。”
又想起影片开头时,银幕上的大字:
“你好,李焕英”
“Hi,Mom.”
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14一部春节档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的上映,瞬间温暖了整个寒冷的初春,它是贾玲为怀念意外去世的母亲而自导自演出来的作品。记得五年前,贾玲以小品的形式演出这部《你好,李焕英》,没想到五年后,观众依然为这部真情流露的作品而买单。这部影片在搞笑的基础上透露出人性最为柔软的一面,那就是情感。
贾玲19岁那年,深爱的妈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而意外身亡,从此与母亲天各一方,不能再相聚,留下太多的遗憾与愧疚。多少年后,贾玲勇敢的把内心的情感通过舞台表达出对母亲最深的思念。
影片采用时空穿越的方式,回到母亲年轻时的场景,来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。花衬衫、大喇叭裤、老式收音机、国产二八扛自行车、搭边头,无不充斥着80年代的气息,让我这个快奔四的同志,看着感觉那么亲切而又温馨。
俗话说,“百善孝为先”。从咿呀学语时,耳边灌输的就是“父母呼,应勿缓。父母命,行勿懒。父母教,须敬听。父母责,须顺承。”这是自古几千年来的孝理。小时候,父母可以无条件的陪着我们长大,当父母变老时,作为子女有可能为了梦想、为了爱人,为了工作而远离父母,但父母家中的那一盏灯永远都会为我们亮着。
“我的女儿啊,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。”这是影片母亲李焕英说出的一句话,想必也是全世界的父母心中的一句话,也包括现为人母的我。妈妈常说,“眼泪都是往下流的”,对于子女,他们可以倾其所有,甚至是生命。在父母眼里,我们永远都是那个长不大的心头牵挂。
“妈妈,我不要让你变老。我长大了,会给你买不老的药药,妈妈就能特别高兴了!”这是五岁儿子说出来的话,望着儿子眼里流露出坚定且渴望的眼神,即使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句话,我的心也很暖。因为知道,儿子是真实的想让妈妈开心。回头想想,作为女儿,我又做过什么事情让父母高兴的呢?
父母在,人生有来处,父母去,人生剩归途。
“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,然而难过的是,我都没能好好的和他们道别”。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多少人过不去的坎,人生当中,不知道明天和未来谁先到来。《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》,相信每个人都会放弃财富,换来一次机会,弥补内心深处的那个遗憾。
时光,从不为谁而驻留,岁月,从来对谁都是无情。莫等了,请珍惜身边人、眼下人,因为那才是最爱你的人。
你好,李焕英观后感15由贾玲亲身事例改拍的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在20xx年票房大卖,有记者采访贾玲关于这部亲身电影的时候,提出疑问:“请问票房大卖,您开心吗?贾玲礼貌笑着说道:还行吧!
但在我看来,一个令人惋惜到掉眼泪的实事电影,贾玲又何来开心一说呢。大火又怎样呢?失去的再也回到从前了,悲喜交加的感受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吧。电影中的李焕英有许多台词成为了经典,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:“我的女儿,只要健康快乐就好。”这句台词虽然简单,却包含一位母亲对对孩子无限的爱,让人不禁心有感触。
这世界上的母亲都有着一颗灌满母爱的心,可能有些母亲不懂得如何表达爱,但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着自己的孩子。她们成为母亲之后是那么坚强,那么有爱。每位母亲都是一处港湾,带来温暖的光,她们是孩子的依靠,也是神圣的教堂。我的母亲笨拙地表达着她对我的爱,虽然方式不太新奇,但也让我感到幸福,在我的潜意识中种下一棵有爱的种子。她总会下意识的把好的留下,总是如此。打我记事那时起,她的付出好像成了习惯……
母爱体现在细节,长大的我再重现儿时记忆事,有着全新的感受,在很小的时候,只会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我难免会出现什么意外,毕竟小孩不是一点点的麻烦,妈妈没有抱怨什么,在桌子角,凳子腿,床角等尖锐且容易磕到的地方贴上了防撞胶,这是细节。还有一次,学会跑的我那是很调皮的,跟个小男孩一般。村里有只恶霸,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是危险,一天我大摇大摆的在村里晃悠,母亲就跟在身后不远处。小时候,我面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。一个不小心就招惹上了村里的恶霸,我定睛一看,那是什么?好大一只狗诶,我小步跑向前,刚伸出手毛都还没碰到,一张狗嘴向我咬来,幸好反应还算快,恶霸咬了个空,吓得我拔腿就跑,恶霸就使劲追,小孩不懂事,那时的场景真叫一个壮观呐。小短腿虽然使劲奔但二驱怎么跑得过四驱呢,不远处母亲看到了,随手拿起一根打狗棍向我冲来,只听哼唧一声,恶霸被打傻了,撒腿就跑。我吓得瘫倒在地,大口喘气,妈妈就在一边指责我太调皮了。妈妈平常是很怕狗的,因为妈妈小时候被狗咬过,也是被追着咬,平时看见恶霸都是绕道而行,但妈妈这次想都没想就冲上来,现在想想既感动又好笑。这也是细节。
她是我的李焕英,如春风般温柔,如暖阳般柔和,她用自己的方式来爱我,我也很爱她。
文档为doc格式